
工程实习报告通用15篇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十分的重要,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你知道怎样写报告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工程实习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工程实习报告1大理-丽江地区·石林景区地质认识实习报告
1. 前言
学院: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系 :地球科学系 目录
1.1实习时间及人员组成情况
1.2实习目的要求
1.3实习路线
1.4实习区地理概况
2. 区域地质概况
2.1区域地层
2.2区域构造
2.3区域岩浆岩
3. 实习区不同成因类型岩石的野外识别
3.1沉积岩
3.2岩浆岩
3.3变质岩
4. 实习区域典型的地质作用
4.1风化作用
4.2河流地质作用
4.3湖泊的地质作用
4.4冰川的地质作用
4.5地面流水与地下水地质作用
4.6构造地质作用
4.7地震地质作用
5. 实习区地质资源
5.1矿产资源
5.2地下水资源
5.3地质旅游资源
6. 实习区的主要地质灾害与防治
6.1崩塌,滑坡,
6.2泥石流
6.3地震
7. 实习后的感想
8. 参考文献
9. 附录
1. 前言
1.1实习时间及人员组成情况
人员组成:带队老师有范柱国老师带队,周梅老师,吴静老师,陈忠老师,孔志岗老师,石玉莲老师。实习班级有资勘A班,资勘B班,资环班全体同学,一共144人,加上老师一共有150人。
1.2实习目的要求
地质认识实习是我们进入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学习的必经之路。这次实习,对于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我们热爱地质专业,初步了解野外地质工作方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 目的
1. 通过对野外地质现象观察,结合室内理论学习所获知识,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
合,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对《普通地质学》课程的理解。
2. 通过野外对地球的外表特征,物质组成,各种地质作用和地质构造的观察,一
方面增加我们对地质工作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培养我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我们成为“技能型”人才。
3. 加深拓宽我们所学基本理论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4. 培养我们了解地质工作的科学性,初步掌握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5. 通过对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观察分析,教育我们认识地质工作在社会经济建
设中的重要性,加深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解,从而激发我们对即将从事的专业热情和责任感。
(二) 要求
大理-丽江地区内外动力地质现象极为丰富,通过此次实习我们要掌握一下内容:
1. 常见矿物
石英,方解石、正长石、斜长石、黑云母、绢云母、绿泥石、绿帘石、石榴子
石、辉石、角闪石、黄铁矿、磁铁矿、褐铁矿等。
2. 三大类岩石
(1) 岩浆岩:橄榄岩、辉长岩、闪长岩、花岗岩、各种斑岩、玢岩。
(2)沉积岩:角砾岩、砾岩、砂岩、粉砂岩、灰岩、白云岩及过渡性岩石。
(3)变质岩: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混合岩、大理岩、石英岩、变粒岩及
过渡性岩石。
3. 各种外动力地质作用的观察分析
(1) 三大类岩石风化作用的特点。
(2) 西洱河、弥苴河、金沙江等河流地质作用特征及演化现状。侧重观察金沙江石
鼓段河流的侵蚀、搬运、沉积作用特征,包括心滩、河漫滩、河流阶地的观察分
析、长江第一湾的形成原因。下关天生桥的成因及演化。
(3) 苍山东麓十八溪洪积扇,洪积裙及洪积平原。详细观察万花溪洪积扇的形状,
坡度、组合与结构、水系特征、演化过程。分析断裂活动与现代地貌的关系。
(4) 洱海形状面积、水深、水质、湖水的补给及排泄状况、地质作用特征、成因及
类型、演化特点。侧重观察一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洱海东西两岸地质作用的特点;
②上关弥苴河三角洲;
③喜洲海舌,金棱岛,观音阁侵蚀与沉积特征、形成原因分析。
(5) 下关塘子铺温泉,大理蝴蝶泉的出露特征、水质、成因及类型、可利用的价值。
(6) 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的冰川作用及冰蚀地貌。
(7) 沿途观察大理-丽江地区夷平面的变化情况
4.各种内动力地质作用的观察分析。
(1) 参观禄丰恐龙博物馆:观察禄丰恐龙化石产出层状、岩性特征。
(2) 向阳(海东区)下奥陶统剖面图观察:岩性、古生物化石、岩层产状、解除关
系、沉积岩原生构造(层理,波痕等)。依据地层层序和岩层产状分析褶皱特征。作向阳乡上庄村下奥陶统第一段信手剖面图(向阳背斜西南冀)。仔细观察其中的小断层特征:断层破碎带特征,两盘运动方向等。
(3) 向阳,温泉等地断层的分析,详细分析向阳断层、要求:
①确定向阳断层存在的证据;
②确定向阳断层的性质;
③初步掌握描述断层的方法:断层产状、断层两盘地层及岩性特征、断层破碎带
特征等。
④学会画向阳断层素描图。
(4) 各种小构造的观察。西洱河及石鼓镇两地变质岩系中线理、劈理、节理、原始
层理的鉴别和褶皱构造的观察。详细观察江风寺附近片麻岩中的两组节理。
(5) 上庄村下奥陶统第一段中辉绿岩脉的观察。辉绿岩脉出露的形态、产出特征与
围岩的接触关系、侵入时代等。
(6) 点苍山和石鼓镇变质岩系的岩石类型、变质程度、变质类型及原岩分析,侧重
石鼓镇附近公路旁下泥盆统变质岩剖面的观察。
(7) 大理三塔寺、丽江古城地震遗迹的观察。参观国家地震局滇西地区地震预报实
验场。
5.程地质和环境地质
(1) 大保公路西洱河段地质灾害及防治工程。边坡的稳定性分析,边坡护理方法。
西洱河梯级电站的地质环境及其对洱海环境的影响。
(2) 莫残溪泥石流防治工程的规划,设计的问题。
(3) 引洱入宾工程,大理及虎跳峡自然生态旅游区开发中环境地质 ……此处隐藏39589个字……选好水准点后,绘出了水准点附近的草图,在图上还写明了水准点
的编号以及引测的高程。
Ⅱ、基平测量
所谓的基平测量,是在路线方向设置水准点,进行水平测量。
由于测量时候天气不佳,多雨,虽然控制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但测量
时候误差较大。究其原因,其一在于红黑面的校核,红黑面的读数未经
校核就搬站点的话,会造成很大的误差,本小组严格校核红面与黑面的
读数差值,使之控制在4781mm左右3mm范围内;其二是立尺问题,本次
测量没有用到尺垫,在雨天,地面沉降比较不均匀,在转站之后的测量
存在高程不衔接、误差大的问题。
针对性的改善方案有,红黑面的校核控制更为严格,不在误差允许
范围内绝不搬站;其二是,就地取材,利用木板等作为尺垫,使之不因
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误差过大。
4、中桩测量
通过利用已经埋设好的基点,经过各中桩坐标计算后,用极坐标法将道路中
心线的平面位置用桩标定到实地上。
极坐标就是用坐标系中的点与原点的距离以及该点与原点的连线与坐标轴的
夹角来表示点的方法。
通过实地的测量,最后验证的结果跟图上已知点对比,相差甚远,后来经过
进一步的校正,发现以下措施可以保证放样的准确性:
其一,前后转站点的校核。对于前后转站点都能通视的桩号,必须经过坐标
计算、放样校核之后才能转移站点进行下一步的放样;
其二,相邻转站点的校核。由前一转站点测设出下一转站点,在搬站之后必
须反过来校核前一站点放样的数据,符合精度要求了才能进行下一步测量,否则,则需重新测设转站点。
5、中平测量
中桩测量,就是通过已知的水准点,利用水准仪测量出路线里程桩号的高程。
中桩测量的误差来源有如下因素:
Ⅰ、已知水准点的选择。水准点的前后视野不通畅,会造成很大的误差,估
测、目测等都会使得其偏离实际位置;
Ⅱ、如前所述,红黑面的差值校核和雨天引起的地基不均匀沉降也是造成误
差的原因。
6、小桥涵调查
小桥勘测的目的在于搜集和初步整理出小桥设计所需的资料,是整个勘测设
汁过程的前期准备阶段,是为小桥设计以及水力计算提供必须的资料和依据。其主要内容有:拟建桥址处和形态断面处的测量和水文勘测;工程地质和地貌调查;气象尤其是洪水期的暴雨资料收集;建筑材料的供源调查;原有桥涵构造物和水利设施的情况;当地对拟建桥梁的要求等。可归纳为:定桩号、测高程、量夹角、测断面、勾草图、探地质、算流量、找料源、拟结构、定跨径等10个步骤。
本小组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只进行了粗略的桥涵调查,测量出了中桩到桥涵
边缘距离、桥涵所在的桩号、桥涵横断面等数据。详见小组数据。
7、横断面测量
由之前测设出来的中桩,垂直道路中线方向,利用水准仪左右测设出20m的
高程数据,描绘成图。
四、实习小结
通过本次道路勘测实习,使我进一步认识到: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次现场实习,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的道路勘测设计的理论知识,更为全面地掌握道路设计外业测量的实践技能;更一步掌握了如何控制误差,提高精准度的方法;也进一步巩固了测量学的相关知识。
2、定位职业,把握未来。通过这一次的实习,使得我对今后的工作有了一个更为明晰的定位,更好地为今后的工作做好准备;
3、掌握户外的考察技能和编写实习报告的能力;
4、.培养了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掌握野外的操作技能和编写实习报告的能力;
5、总而言之,本次目的已经达到预期,获益匪浅,感受良多,达到了预期要求。
工程实习报告15常规加工技术工程训练安排(总训练时间:2周)
专业班级:煤层气09-1-2班、土木单09-1班理论力学09-1班、物理09-1-2班学院:能源学院、土木学院、理化学院训练时间:20xx-20xx学年第二学期
第1-20周星期三:8:00-12:00
地点:工程训练中心
河南理工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常规工业技术工程训练教学进程安排(2周)
1、由教务处下达《常规加工技术》教学计划,材料学院、机械学院等教师负责项目的实施,工程训练中心进行教学质量检查及监督。项目负责制教学团队及实训指导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教学进度安排及教学要求完成教学任务。
2、工程训练任务:每位学生应熟练掌握车、铣、刨、磨、钳、铸、锻、焊、热处理等设备的加工原理及操作,了解数控加工及特种加工技术等,每1~2位学生制作训练产品小手锤1件。
3、学生分组:09级煤层气、土木单、物理、理论力学约180名学生,实训分组安排见附件1,大组与大组间轮换、组内交换,由各教学组组长负责交接、协调。
4、实训内容及产品零件:
(1)铣、刨、磨、钳:基本理论及操作,了解机械零件的常用装配方法,熟知铣、刨、磨、钳加工方式及特点,熟练操作仪器设备。
(2)切削加工:加工实训产品小手锤、提升绞车零件、试验棒等,了解常规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
(3)锻工及热处理:加工桌虎钳钳口、小手锤毛坯等,每个学生锻打3~5件,热处理零件1~2件。
(4)焊工:掌握交、直流电焊机的原理等,熟练操作电焊、气焊等设备。
(5)铸工:每位学生铸造2~3个简单零件(石蜡),实践操作指导教师示范浇注1~2件模型(铝合金)。
(6)数控和特种加工:了解数控设备及特种加工设备的加工原理、构造,掌握数控操作面板各按钮的作用,熟练编制简单零件的加工程序,在教师指导下,每人加工零件1-2件。
5、成绩考核及实训报告要求
(1)实训报告占50%,实践成绩占50%(含考勤和作品等)。
(2)实训报告分三部分:“车铣刨磨钳”、“铸锻焊”、“数控加工”,每一部分1000字左右(手写),每一部分报告均需有封面,封面格式见附件2。各部分实训报告上交时间:第20周周三上午由各班班长收集齐,上交相应项目负责教师(负责教师团队见附件3)。
(3)实训报告由项目负责教师批改,实训报告成绩及批改后的实训报告统一送工程训练中心办公室。
6、请假处理
学生学习期间,若有特殊事情,须经所在院系同意,请假条交相应指导老师,方可离开。请假时间超过本课程时间三分之一,成绩为0。
7、其他事宜
(1)实训期间,学生必须着装整齐,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操作设备,遵守《工程训练学生守则》。
(2)学习期间,同学们若有疑问或建议,请和指导老师或工程训练中心联系,联系电话:xx。